1.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生命科学学院郑琰、洪尚宇课题组合作发现中国人群中早发冠心病的致病突变基因QTRT1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洪尚宇青年研究员、郑琰研究员与我校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合作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了题为“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rare mutations of LDLRand QTRT1conferring risk for early-onse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Chinese”的原创性文章。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QTRT1是中国人早发冠心病的致病基因,并对QTRT1促进肝脏脂质合成和血脂水平改变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验证,为中国人群早发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崭新视角。
新闻链接:
https://life.fudan.edu.cn/ed/a4/c28140a454052/page.htm
2.生命科学学院徐书华团队合作揭示云南少数民族“三系”起源假说的遗传学证据
近期,国际学术期刊《BMC Biology》在线发表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徐书华教授团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褚嘉祐研究员团队合作研究成果“Genetic evidence of tri-genealogy hypothesis on the origin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Yunnan”。该研究不仅为语言学和民族学的“三系“起源假说提供了遗传学证据支持,也为进一步理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遗传结构和遗传源流提供了新的视角。
新闻链接:
https://life.fudan.edu.cn/ee/31/c28140a454193/page.htm
3.生命科学学院王鹏飞团队和香港大学周婕团队合作揭示Rock1是人类肠道病毒A71的新型宿主依赖因子
近期,我校附属妇产科医院/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赵世民教授和生物医学研究院徐薇研究员团队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Phenylalanine Impairs Insulin Signaling and Inhibits Glucose Uptake Through Modification of IRβ” 的研究文章,报道了苯丙氨酸通过修饰 IRβ 致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并寻找到小分子抑制剂证实抑制这一修饰在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和干预二型糖尿病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链接:
https://ibs.fudan.edu.cn/ee/ab/c35420a454315/page.htm
5.附属肿瘤医院王碧芸、胡夕春研究团队发现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高效联合化疗方案
近期,我校附属肿瘤医院王碧芸、胡夕春教授团队领衔的GAP研究是一项全国多中心的随机对照3期临床试验,对比了白蛋白紫杉醇+顺铂与吉西他滨+顺铂一线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of Gemcitabine or Nab-paclitaxel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新闻链接:
https://news.fudan.edu.cn/2022/0725/c5a132058/page.htm
6.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舒易来等团队合作研发小巧“基因魔剪” 精准治疗遗传性耳聋取得新进展
近日,国际顶尖期刊《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在线发表了我校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舒易来主任、李华伟教授和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杨辉研究员合作的研究论文“Rescue of autosomal dominant hearing loss by in vivo delivery of mini dCas13X-derived RNA base editor”。该研究基于新型的RNA编辑工具dCas13X,研发了精准治疗显性遗传性耳聋的前沿技术——针对常见显性遗传性耳聋基因肌球蛋白(MYO6)的RNA单碱基编辑器(mxABE),成功改善了动物模型的听力。这是国际上首个基于RNA单碱基编辑技术成功精准治疗显性遗传性耳聋的研究,为耳聋的精准治疗以及安全的临床转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证据。
新闻链接:
https://news.fudan.edu.cn/2022/0723/c5a132042/page.htm
交叉科学领域
1.物理学系季敏标、附属中山医院周平红课题组合作开发飞秒受激拉曼技术用于胃内镜活检快速诊断
近日,我校物理学系季敏标教授课题组与我校附属中山医院周平红教授课题组合作,开发了飞秒受激拉曼病理成像技术,实现对胃内镜活检组织的准实时智能诊断。相关研究成果以《深度学习的单帧飞秒受激拉曼病理显微镜实现胃内镜活检的即时诊断》(“Instant diagnosis of gastroscopic biopsy via deep-learned single-shot femtosecond stimulated Raman histology”)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13, 4050 (2022)]。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UtYD5jrYzx1moBsi-RRIhQ
2.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顾雅佳、类脑智能研究院王鹤团队联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军团队“医工携手”,破解三阴性乳腺癌诊断难点和痛点
近日,我校附属肿瘤医院精准肿瘤中心主任、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团队,联合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顾雅佳教授团队、病理科副主任杨文涛教授团队,并与我校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王鹤研究员团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军教授团队“医工携手”,通过“院内多学科团队联合+跨区域医工交叉协作”的方式,为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诊断研制出了“复旦肿瘤”智能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在美国《细胞》杂志旗下期刊《细胞报告·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旗下期刊《基础研究》在线发表。
新闻链接:
https://news.fudan.edu.cn/2022/0720/c5a131986/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