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功能广谱抗HIV的CAR-T细胞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顺利召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第三军医大学叶丽林教授、复旦大学徐建青教授、清华大学张林琦教授、项目负责人张晓燕教授及各课题负责人等出席会议。其中,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青年研究员杨辛毅承担了该项目中广谱及通用型CAR-T/TCR-T的研究任务。
会上,王福生院士致辞,对团队成功立项表示祝贺,并高度肯定该项目在艾滋病功能性治愈领域的创新突破价值。他强调,希望团队通过激活-清除-监测三位一体的协同攻关机制,推动细胞治疗技术实现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跨越式发展,真正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项目依托单位党委书记顾建英教授对参会的项目组成员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本项目的启动既是我国艾滋病防治领域“国家队”的一次重要会师,更是全球抗艾征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行动”,期待团队的创新研究成果能早日惠及患者。
王福生院士发表致辞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顾建英教授
在项目汇报环节,项目负责人张晓燕教授介绍了项目的总体研究计划、项目推进的重要时间节点及考核指标。随后,5位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详细汇报了各子课题的年度工作计划、进展情况和预期成果,项目组成员围绕整体项目实施路径与各任务细节展开深入交流。专家组结合汇报内容为项目推进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建议,尤其提出的区域协作+技术分工模式,将有力促进团队合作与协同推进。本次会议通过系统性部署科研攻关框架与管理规范,不仅明确了技术路线与责任分工,也初步搭建起覆盖基础突破-临床转化-社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
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组成员合影
项目简介:
本项目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牵头,联合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中山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家单位进行联合攻关。
项目以HIV为研究对象,基于SHIV感染动物模型与HIV感染者的临床标本,建立HIV储存库分析新方法;研发新型抗HIV的广谱多功能CAR-T/TCR-T产品,并完成临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结合前期基础,在临床水平进一步筛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潜伏激活剂组合;同时,开展细胞治疗产品治疗AIDS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新型疗法的临床疗效。
在该项目中,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负责广谱及通用型CAR-T/TCR-T的研究。依托研究院新建产学研实验室,团队将筛选新型免疫细胞,通过高效转导构建靶向HIV-1感染细胞的异体通用型CAR-T/TCR-T细胞,并在临床前模型中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与临床医学中心紧密合作,依托前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IV潜伏激活剂,进一步在临床层面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END